- 近半消费者预计今年的支出将比去年有所增加,超过60%的消费者表示今年将至少消费3,000元,同比增长 11%
- 对产品功能、质量和安全的追求会促使消费者在多个渠道和平台上比价购物
- 66%受访者计划增加对中国品牌的消费支出,外国品牌务必提升产品价值,合理化价格差异
- 针对不同类型的“银发”消费者量身定制产品、渠道和营销方式是把握“银发经济”机遇之关键所在
上海(2023 年 10 月 31 日):全球咨询公司艾睿铂(AlixPartners)最新发布的《2023“双十一”年度调研报告》显示,今年“双十一”仍然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购物节。随着消费者信心明显回升,近半受访者表示,相较去年,他们今年的支出将有所增加,此外,62%的受访者表示,今年他们将至少消费 3,000 元,较 2022 年上涨 11 个百分点。
今年,“双十一”购物节迎来第15年,也是艾睿铂连续第六年在“双十一”前对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和趋势进行调研。今年有超过2,000名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参与这项调查。
艾睿铂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消费与零售业务负责人罗坚舜(Britton Russell)评论道:“2023 年是疫情后第一个消费回归‘正常’的双十一。我们看到消费情绪和预算都非常强劲,总支出将比去年增加 18%,几乎是 2021 年至 2022 年增幅的三倍。然而,品牌需要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,才能在‘双十一’中脱颖而出并创造最大的回报。”
理性消费驱使消费者追求品质,而非华而不实的促销
艾睿铂调研显示,消费者预期增加消费日用品(42%),以及服装、时尚和配饰(44%)、美容和个人护理产品(42%)、生活和家居用品(40%)等较高端的品类;而奢侈品的购买意向下降幅度最大(20%)。
罗坚舜补充说:“虽然追求性价比并不新奇,但现在消费者在购物时前所未有地谨慎,对产品有了更丰富的认识,只购入最值得买的产品。他们通过搜集不同零售商和平台的信息,以辨别除了折扣外的真正产品差异化因素,像是产品质量和可持续性,从而确保一种选择胜过另一种选择。”
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成熟,他们在选择产品时将真实性和可信度(83%)、功能性和耐用性(82%)、材料和质量(80%)以及安全性和可追溯性(80%)作为首要考虑因素。因此,产品有必要成为营销的重中之重。
本次最新调研还显示,随着理性消费取代了感性和冲动购物,综观20个不同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,受访者认为直播(46%)和意见领袖(KOL)的推荐(45%)最不重要。
尽管如此,一个明智的全渠道战略,对于品牌吸引目标客户并与之产生共鸣,仍然至关重要,因为消费者今年平均将在5个不同平台上浏览比较,参与购物活动。
差异化成为外国品牌与本土品牌竞争的关键
中国品牌继续保持强劲势头。数据显示,66%的消费者表示计划增加对中国品牌的消费;相反,其余12个受访国家和地区产品的购买意愿都呈现出净下降。与理性消费趋势相呼应,随着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认知的加深,精明的消费者正在积极探寻比外国品牌更物美价廉的本土替代品。这一点对于购买服装品牌和配饰的年轻消费者来说尤为明显,61%的18-25岁受访者计划在今年“双十一”增加对中国品牌服装、时尚和配饰上的消费,这一比例在所有产品类别和年龄组中都高居首位。
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竞争,外国品牌必需明确展示其产品的关键优势,在品牌知名度和光环以外做出差异化,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消费者,并合理化价格差异。以外国时装品牌为例,要想吸引中国消费者,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就必须要提供优质耐用的产品,并搭配可信可亲的品牌故事。
“银发”消费者不适合“一刀切”策略
“银发经济”预计将继续推动“双十一”不断增长。一方面,追求折扣产品的传统消费者主要购买日用品;另一方面,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,更多富裕的年长消费者开始消费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高端产品,其中以高端美容产品(42%)和医疗保健品(37%)为主。
艾睿铂调研显示,产品的口碑对年长消费者非常重要。近四分之三(73%)的年长消费者 (56岁或以上)表示在选择购买产品和品牌时,会很大程度受到家人和朋友的影响,是所有受访年龄组之最。
罗坚舜表示:“中国是全球60岁以上消费人群最多的国家,也是中国增长最快的消费者群体,他们当中有很多都能够熟练使用数字科技。为了赢得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的青睐,零售商需要重新思考他们的产品、渠道和营销策略,以迎合年长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。”
2023年“双十一”为零售商展现出了消费新常态,理性消费将继续推动消费者新的期望。对于零售商和平台而言,要充分把握今年的机会,就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动态,在竞争格局中突围而出,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
要了解更多信息,请点击阅读全文。